催收“高启强”们的合规挑战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索骥合规”(ID:gh_2c7979aa193d),索骥合规网授权发布。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催收这个古老的行业,历久弥新,焕发生机,核心是因为:需求旺盛,“老赖”太多了。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丰厚的利润驱使下,催收行业野蛮生长,截至2019年6月30日,全国市场约有3000多家催收公司,仅信用卡催收公司就有1000多家。
借钱这种事,法律只能监管到一部分,很多情况下还要靠自觉。
如果像《水浒传》林冲那样,借完钱后来一句“异日不死,当效犬马之报”,债主也会稍觉心安。
但大部分时候,债主面临的局面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于是,催债人用尽催收手段,“文武双全,软硬兼施”,骚扰亲属、泼油漆、殴打威胁、非法拘禁……
《狂飙》里唐小虎更是用“献血”的方式,一天逼着小胖献血好几次,“不给钱,就给命”。
对于这样的催收方式,债主们拍手称快,“我终于报了‘借钱不还’之仇”;欠钱的人苦不堪言,“我只是借钱,为什么要还半条命?”
问题来了。
如果不催收,欠债的问题如何解决?正义的天平,就这样倒向了欠钱的人?
于情于理,欠债都要还钱。核心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
侠客们伸张正义的方式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爽吗?爽。解决正义问题了吗?解决了。
但如果都用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你怎么保证杀人的人是正义的,被杀的就是邪恶的?杀来杀去的,社会不就乱套了?
这就是催收公司面临的“合规”问题。
催收本应该是为债主伸张正义的,但却被催收公司变成扰乱社会秩序的。
国内催收巨头永雄集团,打着“让世界没有挽不回的诚信”的旗号运营数年,却在今年5月25日凌晨宣布停业。
背后原因就是:把伸张正义变成了扰乱秩序。
179个“唐小虎”被警方强制带往安徽背后,是催收行业长期以来的合规问题。
在黑猫投诉平台,共有268983条投诉中包含搜索词暴力催收。
这其中,关于永雄的投诉就多达169件。当中不乏“短信威胁”“电话轰炸”“爆通讯录”“骚扰亲属同事”等投诉,甚至冒充司法机关、执行局等发送假的法院传票。
2018年的一则判决书显示,永雄集团曾有员工催款时冒充欠款人发布恐怖信息获刑。
永雄在招股书中表示,自成立以来发生过三起事件,导致部分客户因部分债务人的投诉而暂停了湖南永雄在某些地区的催收服务。
从知产宝商业合规数据库中查到的工商信息来看,永雄集团在过去多年里注销了大量机构,目前存续分支机构16家,已注销24家。
一不小心就进监狱,动不动就暂停业务,为什么永雄还愿意奋战在催收行业?
因为,催收业务太赚钱了。
根据头豹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信用类不良资产处置行业概览》报告,规模在千亿以上的头部催收公司共有8家,其中永雄规模达到7700亿元居首,但合作的金融机构数量并不多,仅有22家,佣金率高达35%-65%。
图源:头豹
永雄创始人谭曼曾在2022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透露,2022年永雄集团实现营收超8亿元。
顺便说一句,谭曼和《狂飙》高启强的经历颇有异曲同工之妙。除了是永雄集团的老板,谭曼还身兼法学博士、金融领军人物、慈善家等多个身份。
而谭曼带领的永雄集团,也多少有点强盛集团的影子。
催收这个行业,就业门槛极低,不限学历、不限专业,只要是个人能打电话就可以进入公司工作。
招股书显示,在集团10915名全职催收人员中,有1109名催收人员具有多年经验并能够与债务人进行直接谈判。与此同时,催收公司员工工资多以底薪+高额佣金提成的方式发放,变相刺激催收行为越界。
永雄也很清楚自身风险。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公众对催收行业的投诉可能会导致监管风险增加,这可能会对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这种监管风险很快反应在公司的经营中。
在《告全体员工书》中,湖南永雄集团对公司近年来的运营状况做出了简要说明,“员工从新冠疫情前的1.7万人,降至疫情结束后的7000人,经此事件后又陡降至2000人”“集团账户和流动资金冻结,经营难以为继”。
从近两年监管动作来看,催收行业的监管日渐趋严。
目前,一份关于贷后催收的国家标准正在业内广泛征求意见,拟进一步加强对债权人、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该标准或将于三季度发布。
催收行业监管越来越来严,不合规的催收企业难以长青。
同时,在监管合规的压力之下,贷后管理产业链不断升级,“科技与狠活”来到了催收行业。
越来越多的机构,诸如头部消金公司等消费金融参与主体将催收业务由外包转向内部,且催收行为也越来越“科技化”。
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正逐步进入催收行业,对传统催收业态产生巨大影响。
例如,一些AI公司可以根据金融机构的催收需求来部署催收机器人,针对不同类型的逾期客户分别建立相应的催收措施,这一方式更有助于被监测和标准化,相对传统催收来说更透明、更易复盘,也受到了一些机构的青睐。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目前招联金融、中邮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等也均使用了催收机器人,改善了客户的催收体验。
催债行业“产业升级”后,以机器人为“催债小弟”的群体发挥作用,至少“被打”和“献血”此类的暴力事件就被避免了。
催收“高启强”们,退出历史舞台的步伐,可能会越来越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