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KK集团IPO:快速扩张背后的合规隐忧

2023-08-10
而对于快速发展的公司而言,平衡好扩张和合规的关系,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企业合规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索骥合规”(ID:gh_2c7979aa193d),索骥合规网授权发布。

近几年,“成立一年收入上亿”“成立两年门店上千家”“成立三年上市”的商业神话不断上演,让创业者们一心求快,希望“短平快”地打下江山,获得财富。

但追求发展而忽视合规问题,往往会给公司未来发展埋下一个又一个“雷”。网红公司、潮流零售巨头KK集团就是典型。

KK集团自2016年Pre-A轮融资1500万人民币后,短短5年共获7轮融资。据财联社消息,业内人士称其估值或达200亿元人民币。

据机构报告,以GMV计,KK集团是2021年中国三大潮流零售商之一,且在前十大参与者中增长最快。

近日,KK集团在港交所更新了招股书,将业务数据更新至2023年3月31日。实际上,这也是KK集团第三次提交招股书了。

在整个上市过程中,KK集团前期快速发展中的合规问题,也成为其必须面对的“拦路虎”。

一、快速扩张下的合规隐忧

KK集团是面对年轻人的潮流零售平台,陆续推出KKV、THE COLORIST以及X11,分别定位于综合性的生活方式潮流零售店、美妆潮流零售店、潮流文化潮流零售店。商品种类涵盖美妆、潮玩、食品饮料、家居品及文具等。

KK集团是互联网商业模式中典型的“跑马圈地”公司,“烧钱”快速获取流量,抢占市场规模。

据最新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2年,KK集团营业收入分别为16.46亿元、35.24亿元、35.51亿元,2022年几乎处于“原地踏步”状态,净利润则分别达到了-20.17亿元、-56.81亿元、0.62亿元。

640?wx_fmt=png

来源:KK集团招股说明书

不足四年亏损约70亿,KK集团交上来的成绩单也很瞩目——猛增的门店数量。

2019年,公司门店数量为211家,2021年已达721家。截至2023年1月11日,KK集团已拥有707家门店,覆盖中国31个省的190多个城市以及印度尼西亚的13个城市。

可以说,KK集团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是“赔本赚吆喝”,而且开店越多,亏损越狠。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以GMV计算,KK集团是2022年中国三大生活方式消费品潮流零售商之一,且是中国前十大市场参与者中增长最快的生活方式消费品潮流零售商,2019年至2022年的GMV复合年增长88.6%。

但与此同时,公司的负债也是与日俱增。

据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KK集团的负债总额分别为58.24亿、138.31亿以及137.62亿,截止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的负债总额仍达到了135.51亿。

640?wx_fmt=png

来源:KK集团招股说明书

与此同时,追求过快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本应该循序渐进的业务流程,不可避免出现了合规问题。

监管机构调查发现,自2018年8月起,KK集团旗下子公司快客电商在开展KK馆、KKV、THE COLORIST调色师等三个品牌特许经营活动时,虽然已拥有至少2个直营店,但是经营时间未超过1年。

而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七条第二款规定,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至少2个直营店,并且经营市场超过1年。

此外,KK集团旗下的KK馆、KKV、THE COLORIST调色师等三个品牌自从首次订立特许经营合同之日起15日内,未依法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快速扩张抢占市场”的商业模式,在互联网和新消费行业中屡次被验证。只要有充足的现金流,有牢固的品牌基础,有高效的运营机制,有可控的风险边界,就有成功的可能性。美团、瑞幸等公司都是成功的典型案例。

但这些因素中,缺少其中一环,就会给公司发展带来潜在的巨大风险,每日优鲜、曾经的摩拜单车就是失败的典型案例。

而如今的KK集团,就在成功和失败的中间地带,也是在发展的关键抉择期。

二、扩张和合规,如何平衡?

KK集团的产品合规问题,是饱受消费者诟病的地方。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检索关键字KKV、KK馆、THE COLORIST调色师、X11,我们可看到,假货、产品质量、泄漏用户隐私等问题不在少数。

事实上,关于KK集团卖假货的事件并非第一次发生,早在2020年就有网友表示其在KK集团购买的商品为假货,更有不少消费者表示在KK集团购买的商品存在劣质、发霉等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其相关投诉内容高达300余条。最常见的投诉如商品过期、标价与售价不符以及售货员服务态度差等。

640?wx_fmt=png

640?wx_fmt=png

来源:黑猫投诉截图

更有消费者直接选择与KK集团对薄公堂,原因在于KK集团对用户隐私保护不当。

2017年11月,这位消费者在“KK馆”APP上相关产品,因怀疑是假货,后在“KK馆”APP上向在线客服申请退货,但客服不予处理。随后,这位消费者收到了自称为“KK馆”“售后楚楚”的来电,并被该“客服人员”诈骗将近5万元。最终,法院判定,犯罪嫌疑人利用了KK集团平台上用户的购物详细信息,才得以对消费者实施诈骗,并要求快客公司赔偿消费者29995元。

小部分产品不合规影响了品牌的可靠度,这对消费公司来说,尚且算是经营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只要严格整改,对公司整体发展不会带来太大影响。

KK集团最大的风险隐忧是在加盟商上。

KK最早以大店的直营模式为主,但由于直营模式开店成本过高,在2018年开放加盟后,KK加盟门店数量不断扩张,加盟也因此成为拉动KK营收增长的火车头。

但好景不长,从2021年开始,KK的加盟商不断逃离,出现大规模的闭店潮。

招股书显示,2020年,门店数增至556家,其中加盟门店达424家,自有门店为132家。这也是加盟店数量达到顶峰之时。但2021年,KK集团的加盟店数量出现下降,从上年的424家骤减至357家,到2022年10月末,已仅剩下了145家。

640?wx_fmt=png

来源:KK集团招股说明书

而关于KK加盟的负面消息也一直存在。早在2020年,在房产百事晓发布的《KK集团,离倒闭还有多久?》一文中,多位加盟商就提到,“有五六个大的加盟商在退出了,广东、海南、陕西、四川等全国各地的都有,这些人基本上都是KK集团头部的加盟商!”

加盟商纷纷“出走”的背后,亦是KK集团追求过快发展带来的“雷”。

据招股书显示,前期为了吸引加盟商加入,KK集团曾向加盟商提供无担保并计息的贷款,以为其相关门店的营运(包括有关门店初创、装饰相关的开支及成本以及其他营运相关开支)提供资金。

贷款给加盟商开店,对于KK集团来说,既避免了自己开店的重资产投入,又可以收取来自加盟商的贷款利息,还可以从加盟门店中获取收益,可谓是一举三得。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2月31日以及2021年6月30日,KK集团提供给加盟商的贷款分别为0元、0.35亿元、2.72亿元、2.58亿元。直至2021年6月30日起,KK集团才停止了对加盟商的这项“扶持”计划。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曾经贷款给加盟商的举措,也给如今正在谋求上市的KK集团,带来了一定风险。

根据《贷款通则》第21条及第61条,仅有持牌金融机构可合法从事放贷业务,非金融机构的公司之间的贷款则被禁止。

这意味着,在冲击IPO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KK集团可能还涉嫌“金融违法”。

激烈的行业竞争、喜新厌旧的世代、逐步走向下坡路的消费体验、违规的加盟制与缺乏护城河的硬实力,KK集团在商业模式上的脆弱性让人担忧,但此次IPO募资,KK集团仍坚持提出于2023年新增270家门店的计划。

扩张带来的甜头掩盖了合规带来的苦涩,是大部分互联网模式公司的通病。头部公司会更加注重企业的合规风险,企业合规师通过制定并实施企业合规管理规划、计划和制度,开展监督、调查和处理工作,管理企业合规义务风险。

而对于快速发展的公司而言,平衡好扩张和合规的关系,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企业合规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索骥合规立场)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下一篇

对于这样一个分散而又快速增长的行业,合规问题只有尽早解决,才能保证行业的良性发展。

202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