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卖金融产品,风口还是风险?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索骥合规”(ID:gh_2c7979aa193d),索骥合规网授权发布。
在这个万物皆可直播的时代,不少商家都尝到了直播带货的红利。
直播的风越刮越大,今年刮到了金融产品,“贷款”“信用卡”等金融产品的身影出现在了直播间。
去直播间抢“贷款”,买回来“一身债”。据不完全统计,网商银行、微众银行、宁波银行、中信银行马上消费、360借条等机构都“试水”过贷款营销直播。
很多人认为直播带货卖“金融产品”,可能会成为金融行业新的风口。但风口之下,潜藏着更多风险。
一、金融产品试水直播,效果可期
金融机构最初试水直播,主要是以知识讲解为主。
早在2020年,就有一些银行开展网络直播,当时直播内容以科普金融知识、介绍银行各项业务等为主。
今年6月以来,多家银行效仿电商平台开展618大促活动,开始售卖金融产品,活动内容包括发放利息优惠券、邀请多人团购,以及通过各种低息、折扣等优惠信息在直播间揽客。
银行信贷员化身主播推荐银行信贷产品,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客。
据了解,为了获得新客户,有的金融机构还针对未下载APP、未注册过的纯新用户,给予利率和额度上的优惠。
“新客10天免息”“优惠利率最低3.6%”“最高涨额至300万元”等宣传标语醒目打在直播间背景板上,伴随着直播间限时抢购的倒计时,营销氛围拉满。
有网友调侃,在直播间抢来“一身债”。
除了“贷款”“信用卡”等基础性的金融产品,基金这些稍微“高阶”的金融产品,也慢慢开始尝试进入直播间。
近期就曾传出“抖音入局基金销售”一事,抖音集团虽然对此进行了否认。但依然引来了市场高度热议:一边是月活超6亿的流量巨头,一边是有着逾27万亿的基金市场,两者联合会产生怎样的火花?
据报道,截至目前,已有50家公募在抖音上开通了账号,发布的多是基金投教和投资科普类内容。
基金公司是否会像银行一样,未来加入卖产品的队伍?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考量。
但不可否认的是,金融产品直播已经在渐渐演变为一种趋势。
从账号开设情况分析,近两年来,视频号、抖音和快手等平台上,金融行业企业账号的开设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以抖音为例,《2022抖音财经内容生态报告》显示,2022年12月,金融行业企业号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5.5%,整体金融行业企业号去重粉丝数达1.1亿。
更多的金融机构在看到同业正反馈后开始进入抖音,与亿级用户开展沟通和连接。从金融细分行业来看,企业号数量最多的就是银行业,占比高达33.9%。
图源:抖音
二、风口OR风险?合规监管待出炉
今年以来,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助力消费,扩大内需,银行等机构也在发力。
银行信贷在二季度亦出现了增速放缓的势头,因此当前银行信贷利率,尤其是消费信贷利率,普遍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以此来弥补信贷增长缺口。
在净利润收缩的情况下,银行面临的经营压力较大,“这也导致一些地方性银行会选择用直播的方式,加大贷款类产品的推广。”
金融机构试水直播,最基础的动力来源于通过网络推广产品,实现获客。
目前,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面临获客难的问题,年轻客户越来越不愿意到网点来,传统金融机构不得不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渠道触达这类目标客群。
实际效果显示,网络直播确实能够为金融产品推广带来效果。
第三方平台抖查查数据显示,“宁波银行宁来花”有关贷款内容的直播,在6月份就有近20场,累计观看人次达31万。而微众银行有关微业贷的直播则持续数月,每次直播时长2-4个小时,仅6月份就开播了10场。
但与此同时,金融直播带货模式下的合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
随着银行、征信、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及金融主播涌入直播间,相关合规及适应直播业态的管理体系等问题凸显出来。
不同于普通产品,金融产品在直播带货业态中对主播专业能力的门槛要求更高。若银行的直播主播没有从业资格证,也没有足够专业能力和丰富的业务经验,将难以应对不同客户提出的专业问题。
随着金融主播的纷纷涌现,主播带货合规性、投顾服务能力等各方面问题接踵而至,成为金融机构主播营销布局面临的重要挑战。
四川证监局日前发布的一则行政监管措施显示,恒泰证券成都一营业部因员工在抖音直播中,通过收取打赏、感谢费等方式谋取不正当利益,被出具警示函。
为博眼球,有的直播营销易涉嫌虚假或夸大宣传,或偷换概念、简单比价,易导致消费者对借款成本或保险产品产生错误认识,以至于后期还款或保险理赔产生矛盾纠纷。
还有一些直播营销信息披露、风险告知或提示不到位,未能向观众充分提示金融产品存在的风险、免责条款等,可能导致消费者在未充分知悉风险的情况下被带动,购买了不适当的金融产品或服务。
而对银行来说,也要对风险防范保持审慎态度,如果贷款放出去了收不回,会形成坏账,最后导致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因此,银行直播诞生以来,“带货”始终在监管部门的视线中。
从2020年10月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防范金融直播营销有关风险的提示》,到2021年底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再到今年7月,监管部门向各家银行下发《关于开展网络直播销售情况调研的通知》。
可以看到,监管部门向消费者及时提示相关风险,并已着手开展调研摸底,后续相关管理办法或规定有望出台。
风口还是风险,明确了合规底线后,才会迎来定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索骥合规立场)